【政务】贯彻落实县委十六届十四次全会精神,东关街道这样做~
| 招商动态 |2016-07-07
康平县委十六届十四次全会召开后,东关街道办事处立即行动,迅速部署,于7月6日召开机关干部大会,全面贯彻落实会议精神。通过学习,东关街道办事处的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,进一步明确今后工作方向,增强了圆满完成全年工作任务的信心和决心。
※回 顾※
2016年上半年,东关街道办事处经济得到较快发展,惠农助农力度加大,信访稳定与环境治理取得新成果,开创出平安稳定的良好局面。
❉管控好增收节支,财政收入迈上新台阶。
截止5月末,财政收入实现852万元,完成全年任务的47%。改进招商引资的方式方法,进一步拓宽财政收入。同时严把财务审核,不该花的钱绝不花,真正把钱用在刀刃上。
❉推动涉农建设健康发展,新农村建设打开新局面。
通过采取小区拉动、大户带动、协会促动和村村联动等措施,有效促进了东关养殖业大发展。各类养殖小区发展到11个,养殖大户扩大到200余户,催生各类协会、合作社30余个,养殖业已成为东关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。
❉加大对以“游玩品尝”为主的特色采摘扶持力度,为乡村旅游带来新形式。
充分利用203线的地理优势,大力发展公路沿线采摘、垂钓产业,形成了以梁家、董家为中心的葡萄、寒富苹果、榛子采摘园。采沉区水面得到有效利用,淡水养鱼发展到3000余亩,精养水面达到1000余亩。
❉确保信访稳定,和谐东关取得新成效。
在安全生产上,没有发生1起安全生产事故、重大火灾事故和有重大影响的群死群伤交通事故。在信访稳定上,实现了信访量逐渐减少,息访量逐渐增加的工作态势。
❉持续加强村屯环境建设,秀美东关再添新形象。
上半年新增绿化造林1150亩,植树20余万株。有效改善村民出行条件,目前村村通油路、砂石路总里程分别达到了51.5公里和87.6公里。开展村屯卫生治理,加强垃圾清运工作,向各村投放垃圾清运车辆7台,完成石砌路边沟8公里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面推进,覆盖街道8个村。各村全部建成村级卫生室。
※展 望※
本着“融入县城,借势发展”的理念,胜利街道办事处在下半年工作中,将以康平滨湖城市建设和环湖旅游资源开发为导向,以项目拉动为重点,以产业优化为支撑,通过发展生态园林型、工业环保型、田园观光旅游型经济,与特色农业相结合,用工业化转移劳动力,用城镇化带动农村,用产业化提升农业,全面加强小城镇建设,加速推进东关城乡一体化,建设城镇化新农村,打造好康平南大门,创建康平一流街道。
※工 作 措 施※
抓好工业带动工程
立足东关城边、路边、矿边、厂边、水边的“五边”优势,全力发展生态型、城郊型经济。主要依托东关的资源与区位优势,围绕引进壮大工业项目,增强街道经济整体实力,引进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,带动富民产业发展,引进新兴服务项目,完善城镇功能,促进三产快速发展,把东关街道工业做强、做大、做实。
抓好产业富民工程
全力推动以劳务输出、养殖业、特色农业和林果业为支撑的富民产业发展,增加农民收入。一是稳定劳务输出产业发展,引导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,增加农民收入;二是扶持养殖产业发展,充分发挥协会、合作社的作用,发展养殖小区,扩大养殖规模,着力打造特色养殖;三是鼓励特色农业发展,重点是蔬菜和经济作物,让东关成为康平的“菜篮子”;四是引导林果产业发展,逐步扩大寒富士苹果、葡萄等种植规模,发展壮大林果采摘业。
抓好环境优化工程
以康平环湖开发和生态建设为契机,围绕建设生态型、城郊型东关的总体构想,全面推进以“生态产业”为主体的生态街道、生态村屯建设,发展生态产业,建设生态文化,树立生态理念。一方面要建设好关系民生的硬环境,抓实“村屯绿化”和“村屯整治”工作,打造绿色整洁的生态东关。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,让农户饮上放心水。加快村屯内外柏油路和水泥路建设,改善群众出行环境。另一方面要建设服务发展的软环境,完善街道社会管理服务的各项制度,提升服务群众的质量、水平和效果,转变工作作风,强化大局意识、服务意识,打造文明诚信、服务高效的发展软环境。
抓好保障民生工程
切实关注民生,确保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群众。抓实各项惠农、支农政策的落实,不断改善群众就医条件,全面推进以新农合和新农保为基础的社会保障工作,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,切实保障农民病有所医,老有所养。关注贫困群众和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,广泛深入开展社会救助和扶贫资助工作,减少贫困人口。加大对文化活动设施投入,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,全面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。
东关街道供稿
